
含尘气体进入除尘器后,先在内外筒体间产生旋转,形成外旋气流,粉尘在离心力作用下被甩向器壁,沿锥面下落进入排灰口。内筒体底部为袋式除尘器进风口,旋转气流均匀进入,经布袋过滤,净化后的气体排出,粉尘被截留在布袋表面。

引起旋风除尘器漏风的原因如下:1)连接法兰处的漏风主要是螺栓没有拧紧、垫片厚薄不均匀、法兰面不平整等引起的。2)除尘器本体漏风的主要原因是磨损,特别是下锥体。据使用经验,当气体含尘质量浓度超过10g/m3时,在不到100天时间里可以磨坏3mm的钢板。3)卸灰(原来写错了)装置漏风的主要原因是机械自动式(如重锤式)卸灰阀密封性差

按照前面轴向速度对流通面积积分的方法,一并计算常规旋风除尘器安装了不同类型减阻杆后下降流量的变化,并将各种情况下不同断面处下降流量占除尘器总处理流量的百分比绘入,为表明上、下行流区过流量的平均值即下降流量与实际上、下地流区过流量差别的大小

旋风除尘器于1885年开始使用,已发展成为多种形式。按气流进入方式,可分为切向进入式和轴向进入式两类。在相同压力损失下,后者能处理的气体约为前者的3倍,且气流分布均匀。

旋风除尘器内气流运动非常复杂,有旋流场及若干干扰涡流场,这些涡流场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除尘效率和阻力损失,尤其是短路流构成上部气流回转,使一部分流体在旋风筒中转一周后斜向吹到刚从人口进来的气体上,导致人口进气偏向筒壁而产生所谓的压缩现象。

我公司除尘器制作完成后内外刷红丹防锈漆,外表面再刷灰铅油一遍,当工程设计有要求时,按设计要求做处理。

旋风除尘器压力损失计算。根据《实用环境工程手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中相关数据,XCX型旋风除尘器(带减阻器)的压损系数

旋风除尘器根据粉尘的质量和尺寸进行分离作用是通过离心力的作用实现的。离心力是由旋风管内气流的旋转产生的,它会使粉尘颗粒受到向外的力,从而使不同质量和尺寸的粉尘颗粒在旋风管内发生分离。

旋风除尘器的各个部件都有的尺寸比例,每一个比例关系的变动,都能影响旋风除尘器的效率和压力损失,其中除尘器直径、进气口尺寸、排气管直径为主要影响因素。

不是所有的粉尘处理都合适使用旋风除尘器的,旋风除尘器只适合于分离密度较大,粒度较粗的粉尘,但对于小于5μm的尘粉和纤维性粉尘,捕效率是很低的;在粉尘治理工程中,旋风除尘器特别是不适合净化盘黏性粉尘处

旋风除尘器圆筒体的直径对除尘效率有很大影响。在速度一样的情况下,筒体直径一般不大于900mm。这样每一个单筒旋风除尘器所处理的风量就有限,当处理大风量时可以并联若干个旋风除尘器。

造成旋风除尘器运行无效的主要原因就是设备的漏风,旋风除尘器漏风主要集中在进出口连接法兰处、除尘器本体和卸灰装置。

旋风除尘器的流场通过测定认为是一个三元流场,主要是入口速度的3种分速度,分别为:切向分速度,由核心部的强制涡和外层部分的准自由涡组成)、径向分速度(v,由类源流和类汇流组成)、轴向分速度(w),各自的速度分布。

粉尘颗粒大小是影响出口浓度的关键因素。处于旋风除尘器外旋流的粉尘,在径向同时受到两种力的作用,一是由旋转气流的切向速度所产生的离心力,使粉尘受到向外的推移作用;另一个是由旋转气流的径向速度所产生的向心力,使粉尘受到向内的推移作用。在内、外旋流的交界面上,如果切向速度产生的离心力大于径向速度产生的向心力,则粉尘在惯性离心力的推动下向外壁

排风管的直径和插入对旋风除尘器除尘效率影响较大。排风管直径选择一个合适的值,排风管直径减小,可减小内旋流的旋转范围,粉尘不易从排风管排出,有利提效率,但同时出风口速度增加,阻力损失增大;若增大排风管直径,虽阻力损失可明显减小,但由于排风管与圆筒体管壁太近,易形成内、外旋流“短路”现象,使外旋流中部分未被的粉尘直接混入排

旋风除尘器的各个部分都有相应的尺寸比例,各比例关系的变化会影响旋风除尘器的效率和压力损失,其中除尘器直径、入口尺寸和排气管直径是主要影响因素。需要注意的是,当超过限度时,有利因素也可以转化为不利因素。另外,有些因素有利于提效率。但是,会增加压力损失。因此,应该考虑各种因素的调整。